曾布擦了擦眼眶,笑道:“若能见到燕云收复,老天纵是让我当场死去,老夫也了无遗憾了,九泉之下见到历代先帝,老夫也能昂首挺胸告诉先帝,我们这一代文臣武将,不曾辜负先帝之夙愿。”

        说起收复燕云,在座众人皆是一脸感慨。

        大宋百年国耻,今朝一战而雪,在座者皆能亲眼见证,岂非人生一大快事。

        纵是纨绔之名有口皆碑的赵颢,此时也禁不住感伤不已。

        “自宋辽两立,石敬瑭这狗贼献燕云以娱辽人,说来已过了百年,这一百年里,大宋历代先帝和贤臣,无不依依北望,盼燕云回归汉土,最终却只能含恨而终,难瞑目于泉下。”

        赵颢转过目光,感慨又自豪地拍了拍赵孝骞的肩,道:“自己的儿子,老夫向来不愿在外人面前夸赞,不过这几年大宋的变化,老夫不得不腆着脸夸骞儿一句,大宋幸好有你。”

        在座的宰相使相们也纷纷点头附和,众人神情严肃,并无半点玩笑之意,显然都不觉得赵颢夸自己的儿子有何不对,他说的每个字都是实话。

        赵孝骞倒是被一众老头儿的夸赞弄得有点脸红,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道:“诸公谬赞了,小子何能,怎配让大宋有此变化,无非是官家的英明决策,以及在座诸公的辅佐帮衬,才教大宋具此气象。”

        “这份功劳我可不敢厚着脸皮受领,会折寿的。”

        语气一顿,赵孝骞起身端起酒杯,朝众人敬了一杯。

        然后赵孝骞说起了正事:“此次收复燕云,事关大宋国运气数,官家旨令我为主帅,我不得不全力以赴,纵是战死沙场,也不能兵败而归。”

        “今日小子斗胆邀请诸位相公,是请诸公买我几分情面,大军出征后,朝廷一应粮草军械甲胄战马等后勤,小子便拜托诸公了,千万不可拖延耽误,而令前线的将士们军心动荡,贻误战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