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羲之,先刻画出一个16纳米周期的基础图案,然后通过多次、精准的沉积和蚀刻,在母版上,自我生长、复制出周期为4纳米的结构!

        这在工艺上,极其复杂,但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

        林燃鼓掌道:“没错,数学层面的问题我帮你们已经解决了,母版的制造需要靠各位的努力,它绝对不会容易,但也绝对能够实现。

        最后一步的刻录,有从佳能进口的NIL光刻机来帮我们做到!

        一旦成功,依托华国的制造能力,我们将激活史无前例的7nm制程。

        这段时间霓虹给我们转让的,已经充分成熟的28nm制程技术,加上这套超构透镜,我们足以攻克稳定的14nm光刻机。

        而结合国内已经充分成熟的双重曝光技术,7nm的制程也不在话下。

        如果不考虑良品率,结合四重曝光,极限是3.5nm。

        已经离国外最先进的2nm只有一步之遥了。”

        林燃的话让台下的专家们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过去谁敢想,现在3.5nm的制程我们都能摸一摸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