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半导体领域,尽管林燃不是半导体生产制造的专家,但作为人工智能的顶级专家,左右脑芯片概念的提出者,他绝对也不是外行。
“或许,我们的思路,从一开始就错了。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打磨一块完美的镜片呢?我们能不能打印一块完美的镜片?”
“打印?”在座的专家们面面相觑,他们似乎抓到了一点灵感。
林燃走到幕布前,调出了一张超构透镜的结构图。
“传统的镜头,依赖的是几何光学的折射,我们通过打磨玻璃的曲面,让光线在穿过不同厚度的介质时,发生路径偏折,最终汇聚到一个点上,这是一个物理塑形的过程,但超构透镜,依赖的是波动光学的调相。”他解释道。
“我们不需要改变光的路径,我们只需要改变光波的步伐。
这块平面基板上的每一个纳米天线,就像一个相位延迟器。
当一束平行的光波穿过它时,有的部分被延迟了四分之一个波长,有的被延迟了二分之一个波长。
通过精确控制每一个点的相位延迟,我们就能将一个平面波,在出射后,完美地重塑成任何我们想要的形状,比如,一个理想的球面波,并让它完美地聚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