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流”行动成功的消息,在县公安局内部还没来得及形成完整的欢呼浪潮,就被一股突如其来的“寒流”浇得冰凉。周三早上八点,天刚蒙蒙亮,凌源县城的街道上还只有零星的早点摊冒着热气,网监支队的年轻民警小周已经坐在了办公室里。他刚打开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本地新闻推送就跳了出来,标题里“雷杰”两个字像针一样扎进眼里——他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点开本地最大的论坛“凌源论坛”,首页置顶的三个帖子瞬间让他清醒,后背的冷汗顺着警服领口往下滑。
第一个帖子标题是《惊爆!某雷姓副局长办案手段粗暴,疑存在刑讯逼供!》,发帖账号叫“正义使者001”,注册时间显示是昨天晚上十点零三分,账号等级还是“新手上路”。内容里写着“据知情人士透露,雷霆行动中,某雷姓副局长为了快速破案,对嫌疑人进行长达四十小时的连续审讯,期间不让吃饭喝水,甚至指使下属动手打人,已有多名嫌疑人不堪折磨‘屈打成招’”,可翻遍全文,既没提具体是哪个嫌疑人、在哪次审讯中,也没说“知情人士”是谁,只在文末配了一张模糊到看不清人脸的“嫌疑人被押解”照片——照片里民警的警服编号被刻意打了马赛克,嫌疑人的手腕上连手铐都没戴,明显是某次常规押解时被偷拍的。
第二个帖子《是扫黑英雄还是权力滥用?起底雷杰的“雷霆”手段》,发帖账号“凌源百姓之声”,注册时间更短,凌晨两点十七分。帖子里把雷杰从特警队到风岭镇派出所再到县公安局的履历翻了个底朝天,却处处刻意歪曲:说他在风岭镇“强拆那些民房,逼得老百姓无家可归”(实际是2021年拆除非法开采的小煤窑,那些“民房”本就是矿主搭建的临时工棚,拆之前还帮矿工们安排了安置房);说他在公安局“不按流程报备,随意调动警力围堵商户”(实际是上个月按市局部署开展的涉黑关联场所排查,每一次行动都有完整的审批手续);还暗戳戳地暗示他“靠关系上位,背后有大人物撑腰”,却拿不出任何证据,只敢用“据坊间传言”“有内部人说”这类模棱两可的表述。
第三个帖子《实名举报:雷霆行动下的小商户血泪,合法经营遭无情打压!》,发帖账号“小商户求公道”,注册时间是周三凌晨三点零九分。内容里声泪俱下地说“自家在县城南华路开的小超市,只因三年前和天霸实业有过一次供货往来(卖了两箱矿泉水),就被警方认定为‘黑恶关联企业’,强行查封,店里的烟酒、零食被全部拉走,损失超过十万元”,配了一张超市门口贴封条的照片——封条上的日期被P成了雷霆行动启动后的“2024年5月”,可小周一眼就认出,那封条的样式是2023年消防检查时用的临时封条,当时只是因为超市消防通道堆了杂物,责令整改后当天就解封了。
小周的手指在鼠标上抖了一下,不小心点进了评论区,眼前的景象更让他心惊。短短几个小时,每个帖子的评论都有三百多条,而且内容高度相似,像是提前写好的模板:
“早就觉得这个雷杰不对劲,上次新闻里他对着镜头笑的时候,眼神就透着一股狠劲,果然有问题!”
“警察办案哪有不打人的?只是以前没人敢说而已,那些嫌疑人肯定都受了委屈,心疼!”
“小商户也太可怜了,做点小生意不容易,还被这么打压,这就是所谓的扫黑除恶?我看是借着扫黑搞权力寻租!”
“凌源的水太深了,赶紧把这个雷杰停职调查,还老百姓一个公道!”
这些评论的账号,大多是新注册的,头像用的是系统默认的灰色剪影,签名栏是空的,而且评论时间集中在凌晨三点到五点——这个时间段正常人都在睡觉,只有水军会熬夜刷评论。小周赶紧拿出U盘,把三个帖子的内容、评论、账号信息一一截图,又用Excel整理成表格,表格里用红色标注出可疑的账号和重复的评论内容。他起身时太急,不小心碰倒了桌角的水杯,半杯凉白开洒在桌垫上,他慌忙用纸巾擦干,抓起报告和U盘,快步往雷杰的办公室跑,走廊里的脚步声显得格外急促。
雷杰刚看完刀疤冯的审讯补充笔录——刀疤冯昨天晚上又交代了几个赵天霸藏匿的境外账户,他正拿着红笔在笔录上圈重点,听到门口急促的脚步声,抬头就看到小周脸色苍白地闯进来。“雷局!您快看这个!”小周把平板电脑递过去,手指因为紧张而泛白,“凌源论坛上全是黑您的帖子,还有水军在刷评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