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新码头,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小陈带着五名便衣队员,化装成不同的身份,潜伏在码头的各个角落。
小陈自己穿了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上面沾满了油污,是他从旧货市场买来的,袖口和领口都磨破了。他头戴黄色的安全帽,帽檐上有一道裂痕,手里拿着一把铁锹,铁锹头锈迹斑斑,看起来像是用了很多年。他蹲在三号仓库对面的水泥墩子上,假装成等待装卸货物的工人,腿已经麻了,却不敢动——旁边有个真的装卸工在抽烟,时不时跟他搭话,问他是不是新来的,有没有活干。小陈只能含糊地应付,说自己是来找老乡的,老乡今天没来,他在等消息。他的右边口袋里,藏着一部微型对讲机,体积只有火柴盒那么大,耳机线从袖口拉出来,藏在耳朵后面;左边口袋里是***铐,冰凉的金属贴着皮肤,让他保持着警惕;腰间还别着一把警棍,用绳子系着,藏在工装里面,按照雷杰的要求,不到万不得已,不许开枪,避免误伤群众。
队员小李化装成废品收购者,推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车身上刷着“废品回收”四个字,已经掉了一半漆。车上放着几个空纸箱,纸箱里藏着微型摄像头,镜头对着外面,能实时把画面传回指挥部。他在码头里慢悠悠地转悠,速度不快不慢,跟真的废品收购者一样,时不时停下来,看看地上有没有废铁或塑料瓶。路过三号仓库时,他故意放慢脚步,用眼角的余光观察——仓库的卷闸门关着,上面喷着“禁止烟火”的字样,旁边的小门虚掩着,里面黑漆漆的,看不到人影,但门口的地面上,有新鲜的轮胎印,是五菱宏光的型号,而且没有牌照的痕迹——“肥猫”已经来过了。
“陈队,三号仓库门口有轮胎印,像是五菱宏光的,没牌照。”小李通过对讲机小声汇报,声音压得很低,只有小陈能听到。
小陈立刻警惕起来,握紧了手里的铁锹,铁锹头在水泥地上轻轻碰了一下,发出一声轻响。“收到,继续观察,别暴露身份。”他对着对讲机说,眼睛依旧盯着三号仓库的方向,看到一个穿着保安制服的人走过来,他立刻低下头,假装在整理铁锹上的绳子,避免和保安对视。
队员小王化装成水手,穿着蓝色的水手服,上面别着一个假的船员证——是技术组连夜做的,看起来跟真的一模一样。他靠在一艘货船的栏杆上,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瓶盖没开,只是假装喝水。货船的甲板上堆满了集装箱,挡住了大部分视线,正好方便他观察。他的眼睛一直盯着三号仓库的方向,看到一个穿着黑色风衣、戴鸭舌帽的男人,从废品收购站的方向走来,脚步很快,时不时回头张望,肩膀上扛着一个黑色的旅行包,包的形状很鼓,像是装了很多东西。
“陈队,目标出现,黑色风衣,鸭舌帽,扛黑色旅行包,正往三号仓库走。”小王的声音带着紧张,他的手心已经出汗了,握着矿泉水瓶的手指有些发白。
小陈立刻站起身,假装去旁边的水龙头接水,手指在水龙头上拧了半天,其实是在调整位置,让自己能更清楚地看到那个男人。男人的左脸虽然被帽檐遮住,但隐约能看到一道疤痕,从眉骨一直到下颌,正是刀疤冯!他的心跳加快了,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候,要等刀疤冯上车,把他和“肥猫”一起抓住,人赃并获。
“各单位注意,目标已进入包围圈,准备行动。”小陈对着对讲机低声下令,声音平稳,听不出紧张,“小李,你绕到仓库后面,堵住后门,别让他从后面跑了;小王,你守住货船那边,注意他往水里跑——新码头的岸边没有护栏,跳下去就能顺着海水走;其他人跟我一起,等他上车,再动手。”
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小李推着三轮车,假装去仓库后面收废品,脚步很快,却没发出太大的声音;小王从货船上跳下来,假装去买水,慢慢往岸边移动;另外两名队员,一个化装成货车司机,靠在货车旁边抽烟,眼睛盯着三号仓库;另一个化装成商贩,在路边摆了个小摊,上面放着几瓶饮料,其实是在观察周围的动静。
晚上十一点,新码头的灯光变得稀疏起来。大部分货船已经靠岸,装卸工都下班了,只剩下零星几个值班的保安,在码头里慢悠悠地巡逻,手里拿着手电筒,光束在黑暗中扫来扫去。海风呼啸着吹过,卷起地上的塑料袋和废纸,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掩盖了队员们的脚步声。海水的咸味混着机油的味道,飘在空气里,有些刺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