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才是疑点梳理。他没有像之前的申请那样简单罗列,而是每个疑点都附上了“证据支撑”和“技术分析”:
“一、***成分疑点:省厅病理科原始检测报告(编号L20190716-003)显示,李振国胃内容物中检测出0.05mg/100ml***,该成分具有镇静作用,服用后会导致反应迟缓、判断力下降,足以影响驾驶安全。但最终尸检报告未提及此内容,仅标注‘疑似污染,不予采纳’,且无检测人员签名确认,不符合《法医毒物分析规范》第5.3条‘检测结果需双人核对并签名’的规定。”
他在这里插入了张哥的反馈:“省厅病理科专家初步判断,该剂量非意外摄入,更符合‘被下药’特征,且胃内容物未检测出酒精,排除‘酒后误服’可能。”
“二、刹车痕迹疑点:事故现场照片显示,刹车痕迹从弯道处开始,呈‘S’形弯曲,最终延伸至悬崖边,长度约12米。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规范》,正常紧急制动痕迹应为直线或微曲线,‘S’形痕迹通常表明驾驶员在制动时出现‘方向失控’,结合***的镇静作用,不排除‘意识模糊导致操作失误’的可能。但当年的勘查报告仅描述为‘刹车痕迹正常,符合单方事故特征’,未提及痕迹形态异常。”
他还附上了小陈找到的一位老交警的证词:“退休交警张师傅(原县交警大队事故科民警)表示,‘S’形刹车痕迹在单方事故中极为罕见,通常出现在‘驾驶员被干扰’或‘药物影响’的情况下,当年他曾提出异议,被王兵以‘不懂专业’驳回。”
“三、行车记录仪疑点:李振国妻子提供的购物凭证显示,2019年7月5日,其在凌源县小米专卖店购买行车记录仪一台(序列号:XM20190705089),安装于副驾驶储物格。事故后,警方归还的遗物中无此设备,王兵称‘车辆烧毁严重,记录仪已灭失’。但省厅技术专家分析现场照片后认为,副驾驶储物格位置未完全烧毁,记录仪核心部件(存储卡)有较大概率保存完好,‘灭失’说法存疑。”
每一个疑点,他都写得详实、具体,有编号、有规范、有证人,让林雪看到,这些不是空穴来风的猜测,而是有扎实证据支撑的质疑。
写完疑点,雷杰停了笔,喝了一口凉掉的菊花茶。他知道,这些技术细节虽然重要,但不足以让林雪下定决心打破僵局。他需要把格局拉高,让林雪看到,查李振国案,不是“翻旧账”,而是“解困局”。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写报告的核心部分——“三重根本利害”:
“一、关乎民心向背与执政根基。李振国同志因监督黑恶势力而‘意外’身亡,若真相长期被掩盖,群众会认为‘正义缺席’,对党委政府失去信任。风岭镇走访显示,70%的村民表示‘不敢举报天霸系违法行为’,原因是‘李振国的事摆在那,怕被报复’。去年,风岭镇李家村村民李满囤因举报富民矿偷税漏税,被人深夜砸门,报警后未立案;今年,县城个体户王老板因拒绝向天霸小贷‘交保护费’,店铺被泼油漆,至今无进展。这些事件,看似孤立,实则都指向‘群众不敢信、不敢告’的信任危机。若不彻查李振国案,重塑司法公信力,党的执政根基将如筑于流沙,风一吹就散。”
他在这里写了一个具体的小故事:“上周,我在风岭镇养老院走访,82岁的张大爷拉着我的手说:‘雷书记,我年轻时也当过村干部,那时候干部为老百姓做主,现在……天霸的人把矿开在我们村后山上,水脏了,地不能种了,我们不敢说啊,怕像李记者那样,不明不白就没了。’老人的话,像鞭子一样抽在我心里——这不是个别声音,而是很多群众的心里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