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零三章口弦

        有个成语叫做“巧舌如簧”,说的就是这乐器了。

        不过元代以后,簧在中原内地逐渐失传。簧的名称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明代以来,口弦以口琴之名见于史册。

        然而这件乐器却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而且成了少数民族女性擅长的乐器,在明代《南诏野史》中就有“男吹芦笙,女弹口琴”的记载。

        彝族口弦,是口弦中最复杂的,据说可以多达九十三调。

        不过和所有民族一样,不管是哪种乐器,有能够演奏出乐章的高手,也有只能弹“一闪一闪亮晶晶”大多数。

        能把这个乐器玩好的人在大凉山也不多,很多只会打简单的《野马过河》就到头了,像阿紫这种能够弹出和弦来,将一个半八度的狭窄音区都能玩出花来。

        沙马日聪也带了自己的乐器,何诗情一看就觉得熟悉:“咦?这是月琴吗?”

        “诗情你也会玩月琴?”沙马问道:“这个和汉族的月琴有些不一样,我们的琴身是八角型的,你们的是圆的,还有以前我们的月琴只有两根弦,只能弹两个八度,后来才学你们汉族的,改成了三根弦,三个八度。”

        “我可不会这个。”何诗情笑道:“我们有个小伙伴倒是会,要是这次她也来了就好了,你们还可以用两种月琴合奏一曲。”

        “是谁呀?”麦小苗觉得自己对周至的这些小伙伴都比较熟悉了,于是便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