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颢不解地道:“理工……知识?”

        “孩儿造的燧发枪,火药,红衣大炮,包括雪盐提纯等等,这些其实都属于理工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对国家来说,真正需要的不是儒家的子曰诗云,而是实干兴邦。”

        “将来灭了辽夏后,大宋江山一统,那时咱们的眼光要放到大海的另一端,所以大宋还需要很多人才,包括造船,造新式火器,种植新的粮种,我的孩子自然也要学会很多本事。”

        在座众人皆惊讶地看着他。

        他们没想到,赵孝骞谋划得如此长远,对国家,对家族,对子孙后代,都有着清晰明了的规划。

        赵孝骞缓缓道:“自古华夏大一统王朝,国祚始终迈不过三百年坎儿,我希望将来某一天,子孙后代的皇位保不住了,不得不远避海外以保身,他们每个人仍然有一身神奇的本事,这是东山再起最大的资本。”

        环视震惊的众人,赵孝骞笑了:“所以,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能与当世的家族不同,他们会接受比较特殊的教育,学到一些特殊的本事,这些本事小则安身立命,大则定国安邦。”

        殿内一片寂静,良久,狄莹突然率先道:“妾身支持官人,官人这些年能够创下偌大的功绩,除了官人的谋划决策之外,官人造的新奇物件儿也是重要原因。”

        “咱家的孩子无论嫡出庶出,都必须把官人的一身本事学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正室大妇发了话,妾室们自然不敢反对,纷纷点头附和。

        赵颢的目光从众女身上扫了一圈,然后落在狄莹身上,凑到赵孝骞耳边轻声道:“狄莹回京了,尽快册封皇后吧,新君登基,皇后和太子之位不可空悬,宜早册封,以安天下人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