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新政的工作进展很缓慢。

        政事堂里的宰相和副宰相们,新党旧党官员都有,这是为了维持朝局平衡,而赵孝骞的位子还没坐稳,暂时也不想变动人事。

        最先讨论的是“青苗法”。

        刚开了个头,政事堂内便起了争议,新党旧党各执一词,互不退让,新党要求一字不改,旧党要求全盘推翻。

        最大的争议就是关于青苗法里的官府借贷部分。

        王安石当年提出青苗法的本意是好的,民间的农户遇到灾荒之年,举家无米下锅,官府便可向农户借出粮食和粮种。

        目的是帮助农户们度过这一道劫关,明年地里有了收成,农户再将借的粮食粮种归还,当然,归还的时候适当加点利益,利益不高也不低,本金的两成利。

        中央朝廷提出的是善政,可落实到地方上,就成了剥削压榨农户的恶政。

        地方官员在这条新政里赫然发现了生财之道,于是动起了歪心思。

        管你是不是灾荒年,管你家有没有粮食,反正不管需不需要,治下的所有农户都必须向官府借粮食,第二年归还本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