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府送来奏疏,今年长江洪水决堤,沿岸城池大多被淹,数十万百姓受灾,请求朝廷拨付赈粮,减免赋税。
段氏大理国与李氏交趾国送来国书,今年大理和交趾雨水繁多,粮食歉收,请求大宋宗主国酌情赈济……
各种要钱的,要粮的,要命的奏疏,赵煦头都快炸了。
章惇的意见很强硬,大宋如今与辽国似战似和,前线十万将士的粮草军械提供是最优选项,也是最耗钱粮的必要支出,其他的请求则应一律拒绝。
作为宰相,章惇还是拎得清轻重的,他知道前线是最不能乱的,其他的并不着急处置,前线将士们一旦缺了粮草,麻烦就大了,轻则营啸闹事,重则哗变造反。
赵煦作为皇帝,却实在无法无视别的问题,尤其是藩属国的请求,毕竟大宋积弱多年,大理和交趾也算是恭顺,作为要面子的宗主上国,不能寒了藩属国的心呐。
二人的争执因此而起,争了几句后,君臣闹得颇不愉快。
正在二人冷静下来,打算平复了情绪后,再来第二个回合的斗智斗勇时,郑春和来报,枢密院副使安焘求见。
赵煦迟疑了一下,还是决定宣见安焘。
安焘已是六十许的老者,走路颤巍巍的,站在赵煦面前行礼后,顺势便坐了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