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骞是宗亲,但他对皇位没有威胁,因为赵煦很年轻,将来一定会有嫡子,皇位与赵孝骞完全无缘,大宋下一代帝王一定是赵煦的嫡子。
赵煦首先排除了这个威胁,才敢大胆重用赵孝骞。
然而,赵煦要重用赵孝骞的阻力很大,超乎想象的大。
从西夏凯旋归京,赵煦给赵孝骞的四道封赏,尤其是签书枢密院事这个官职,遭到了群臣激烈的反对。
就连曾经被赵煦敲打警告过的章惇,这次也上疏表示反对,认为赵煦的任命不妥。
只是被敲打后的章惇学乖了一点,奏疏里的语气颇为温和,但坚决反对的态度还是一眼可见。
别忘了,“签书枢密院事”这个官职,虽说是枢密院的第三号人物,但赵煦在官职前加了一个“领”字,也就是说,封赏给赵孝骞的仍然是虚衔,没有实际的权力,只有俸禄和待遇。
这个“领”字,本就是是赵煦故意加上去的,用来试探群臣的态度,如果大家都认可,或者说大部分认可,那么赵煦很有可能把这个“领”字去掉,让赵孝骞成为货真价实的枢密院第三号人物。
很可惜,封赏旨意下达之后,群臣激烈反对的态度,竟已出乎赵煦的意料。
猜到会有人反对,但没想到朝堂上下众口一词的反对。
宗亲子弟掌实权,确实是一件很敏感的事,何况如此大的权力,必然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
赵孝骞在家埋头制茶时,他不知道的是,赵煦烦躁得头发都快薅秃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