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京到拒马河边境,归途如此凶险,张嵘预料到了,但他没料到距离边境只有两三百里时,耶律洪基还是没放弃狙杀苏轼。

        隆隆的马蹄声仿佛敲打在众人的心坎上,张嵘的眼睛充血通红,咬着牙死死盯着前方的山路。

        作为经验老道的将军,张嵘从对面的马蹄声中就能判断出,敌人至少不低于两千人。

        耶律洪基倒是真看得起张嵘和五百宋军,前面几次伏击都只算是试探,这一次无疑是动真格的了,而且出手便是狮子搏兔之势,确保万无一失。

        伏击的地点也选得妙,此地是山路,左右无路可逃,不利于军队展开阵型,只能以拼人头的方式决定胜负,而拼人头的话,辽军又占据了绝对优势。

        张嵘很快判断出了形势,心头愈发沉重。

        耶律洪基这是打定了主意要苏轼的命。

        马蹄声越来越近,而五百宋军的神情也越来越紧张,每个人都握紧了刀柄,静静地注视着前方。

        “龙卫营,没有怂货!”张嵘突然放声喝道。

        这一声吼,仿佛给将士们注入了强心剂,人人皆振奋起来,看不见摸不着的凌厉战意也随之弥漫在四周的空气中。

        那一抹令人窒息又心跳加速的气息,正是将士们的必死之志。

        队伍里的苏轼很明显地察觉到了这股凌厉的战意,文人感性,也是最容易感受周围气场的一类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