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歼-20的弹仓活动板被设计成锯齿形,尽可能地降低雷达反射面积。

        仍然没能完全消除这个隐患。

        所以,隐身战机在发射导弹的那一刻,就是暴露在敌方雷达探测范围的时候。

        这个过程越短,就越安全。

        PL-15C的自我寻的距离是80公里。

        在进入这个距离后,李干调整了机头指向,直直地对向了RC-135后方那架E-3预警机。

        这种姿态下的雷达反射面积是最小的,距离在二百多公里以上,E-3没有发现03号歼-35的可能。

        陡然爬升到300米高度后,李干在短短的三秒钟之内,完成了打开弹仓、连续发射两枚PL-15C空空导弹的操作。

        随即,他根本不管PL-15C飞向何方,而是立即压机头,恢复了20米掠海高度的超低空飞行。

        第一卷第313章击落RC-135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