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战斗机的概念是欧洲国家提出来的,美苏两国从来不走这个路子。
所以欧洲各国搞战斗机从来都是一条线,比如法国,从幻影到幻影2000,再到阵风,就是明显的往多用途的方向走。
同期的美苏呢,空优战机负责制空,就猛往这块堆技术,如苏-27、F-15,负责前线支援的就专司这份工作,比如米格-29、F-16,要上航母的有苏-33、F-14、F-18。
光是数这些机型的数量都得数半天。
而法国呢,超军旗空军海军通用,到了阵风,以此为基础搞出来个阵风M给海军用。
从设计之初就确定了阵风必须同时满足空军和海军的需求。
东大不这么干,也不能这么干,因为国家定位不同。
空军以歼-20和歼-10作为高低搭配,歼-11专司负责对地对海打击、远程空中火力投送。
歼-10H出来后,海军方面也形成了歼-10H和歼-15T高低搭配的布局,如此才算是构建起了航母战斗群的完整打击能力。
第一卷第300章歼-35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