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架歼-20的钱能够买一个中队的歼-10D,而且,歼-10D又这么能打,压着全世界所有现役战机打,有绝对的优势。
这一种观点认为,在有限的经费情况下,采购更多的歼-10D是最划算的,而不是用多出8倍的钱去采购歼-20。
实事求是地说,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
歼-20还不成熟,很多技术的成本没有降下来,说白了,算经济账的话,这个飞机还不具备列装部队的条件。
不算经济账?
部队首先算的就是经济账!
打仗打的是后勤,是钱,不算经济账的仗是决计打不通的!
当时这种观点占据了主流,就连当时空军司令王海龙上将也认为,应该暂缓列装歼-20,继续试飞继续深入研制,左右已经世界领先了,不差那几年。
但是李干知道,一旦美国人反应过来,以他们的技术底蕴和实力,实现反超是分分钟的事。
最关键的是,最好的试飞场是战场,歼-20到底要进行什么样的改进,部队用了之后提出来的意见才是最有针对性的。
在这个过程中,研制和使用相结合,更能推动新技术往成熟方向发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