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极其严苛的要求。
此前使用歼-5改过来的无人机,在安装了采用当时最先进芯片的机载计算机后,具备了自主计算能力,可以自主计算航线,并且选择最优攻击航线。
这套系统的造价相当于10架歼-5的造价,非常昂贵。
显然,这样的价格是无法大规模列装的。
从单兵使用的手持式无人机、穿越机,到车载发射的中型无人机,再大航程超过1000公里的大型无人机,几乎覆盖了芯片的所有等级。
东大全球鹰远程无人巡逻机造价昂贵,使用最高性能芯片物超所值。
但是,对于作为一次性武器来使用的单兵无人机、穿越机来说,使用这种芯片就非常不合适了。
困扰了三年的小型化、廉价化问题,此时得到了解决,意味着开发单兵无人机、穿越机的最后一道技术关卡被攻克了。
此时摆在李干面前的,就是一架最高飞行速度达到了260公里的穿越机,大小相当于一个全尺寸键盘,两翼展开后弄不超过四十公分,攻击距离10公里。
工程师搞出了三种控制模式的,第一种是无线信号控制,第二种是使用光纤进行控制,第三种是智能控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