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景辉介绍说,“目前我们只能生产40%的零部件,其他的都还需要西科斯基公司那边运过来,在我们这里进行组装。核心部件全部都得进口。”
“我们成立了几个攻关小组,分别负责旋翼结构、涡轴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部件的技术攻关。”
李干微微点头,说,“60架订单完成后,你们多久能够自主生产?”
梁景辉摇头叹气说,“没有时间表,我们没任何基础。这个飞机的技术,和我们的技术底子,断层太大了,几乎是割裂式的。”
李干没有批评,他知道梁景辉的困难。
他道,“部队急需飞机使用,尽量提高国产化率,其他零部件,就先进口西科斯基的吧,先解决数量问题,早点交付部队。”
“我明白,组装这块,一个月能生产个10架。”梁景辉说。
李干摇头,“太少了。”
他看向厂长林河,“林厂长,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月产量必须要提升到20架以上。你可以组织人员到985厂,学习一下现代生产线。”
“我提醒你,昌飞厂在搞直-8、直-10、直-11,进度很快,你们就一个直-9在搞,直-20的产量要是再上不去,我可就要让昌飞厂同时生产直-20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