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
而真正的察举制是从那句:“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开始的。
察举制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却也有着极为严重的弊端。
其一,在察举制下,虽然察举科目很多,但天下之大,贤人之众,不可能把所有贤人都推荐给朝廷,仍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贤才被埋没在乡村野氓中,终身未得任用,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费。
这也是为什么曹操要出招贤令,用唯才是举不论出身来招贤。
察举制取士是由地方官员推举。
“孝廉”是最重要的一科,亦得人最多。
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
“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
举“孝廉”之后,前程远大,升迁较快。
郡国人口不满10万三岁举孝廉一人;不满20万二岁举一人,20万岁举一人;四十万举二人;上至百二十万六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