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循摊手道:“这不就结了,大汉有科举吗,曹魏有科举吗?”

        见张休摇头,周循继续说道:“正因为有了科举,许仕林才有了鱼跃龙门一飞冲天的希望,若没有科举而是像大汉目前一样通过孝廉选拔官员,你觉得以许仕林药商的出身,有机会进入朝廷觐见皇帝吗?”

        张休闻言猛拍额头,恍然大悟般的说道:“我明白了,许仕林的父亲许仙是开药方的商人,扶养他长大的舅舅又只是县衙小吏,若按大汉目前的选官制度来看的话他这辈子都没被举为孝廉的希望,就算侥幸举为孝廉,当个县令撑死了,是没可能前往京城觐见皇帝的,自然也没权力命法海放人的,但科举不同,科举给了许仕林一飞冲天,从乡下寒门瞬间飞往进城觐见皇帝的机会。”

        “神策侯这是夹带私货啊,但为什么要夹带私货啊,难道是想在大汉推行科举?”

        周循摇头道:“暂时不是,目前只是想用科举冲击曹魏官场,激化士族与寒门的矛盾而已,别忘了前不久曹丕才通过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让士族彻底把持了官场,九品中正制本就惹得寒门不满,现在突然冒出个科举制,你猜寒门会怎么做?”

        张休答道:“肯定是向曹魏建议开设科举啊,但士族肯定不会同意,寒门又没挑战士族的底气,只能维持现状,不过话说回来,寒门虽没挑战士族的实力但不代表寒门没怨气,久而久之寒门就会对曹魏离心离德,这是离间计,离间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整个士族和寒门。”

        周循摇头道:“不止,短期确实是离间曹魏,长期则是为科举做铺垫,等将来陛下北伐成功,科举制在中原估计也发酵的差不多了,届时陛下就可以利用寒门的支持顺水推舟,顺利实行科举制了,神策侯这是下了一盘大棋啊。”

        关兴的眼光太过长远,在这点上周循自愧不如。

        张休终于明白了关兴的用意,真心佩服的同时有些担忧的说道:“若真实行科举,那咱们士族岂不是会被打到尘埃里?”

        周循笑而不语满脸的无所谓,他们周家现在是将门世家,科不科举对他不受丝毫影响,所以爱咋咋滴。

        尽管如此他还是拍着张休的肩膀安慰道:“没关系,就算推行科举,士族的优势依然比寒门大的多,士族有钱,可以让子弟放弃劳作安心读书备考,寒门却没这个条件,所以与其纠结科举该不该推行,还不如提前布局,搞好族中子弟的教育,你说呢。”

        张休摇头道:“不管了,这事我又做不了主,还是扔给我爹和我哥去管吧,不过周都督,你们水师舰队这么多船,装的货物肯定比我多得多,干嘛不借我战舰反而要让我特意租船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