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文被列为禁物,公开谈论者,被禁言。
发表评论十二字者,入狱。
但是并不能阻挡在非官方层面的窃窃私语……
关中分田、百业都能当官、大将军要带人去西域岭南开荒的消息仍如野火般在乡野市井悄悄流传。
一些家境贫寒、科举无望或在曹操处不得志的读书人,偶然得到檄文抄本,甚至只是一些口述内容,如获至宝,反复官学民学并举、以实绩论高下等句,眼中燃起希望,若真如此……吾所长算学,或有用武之地?不必再苦求那经学门径……
而在中低层负责具体事务,如水利、屯田等事务的曹营中下层官吏,虽不敢在明面上表态,但内心对檄文中指出的技之桎梏、豪强锢技深有感触。一个管理河工的掾吏看着因缺乏新式工具和技法而进展缓慢的工程,暗自叹息,若山东真得有工学士专司此事……唉!
……
……
《礼运》言大同之世:「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吾辈推己及人,欲使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沐华夏文明之光,共遵仁德礼乐之教!
嗟尔士庶!勿惑于流言,勿惧于变革。旧鼎已裂,新釜方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