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之中,虽然陈群在邺城,为曹操所重,但是陈氏并不满足于仅仅一个邺城。再加上如今冀州危在旦夕,邺城虽然富庶,但是隐隐也成为孤城,陈群身为邺城守,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太好的职位。
陈氏长老捻须,语带讥诮说道:曹孟德,困兽犹斗矣!三道诏书?呵,无非垂死挣扎,欲拉天子并山东士族为其陪葬!其心可诛!
钟氏长者一脸的忧虑,然诏书若下,尤其那共讨之檄……吾等家族,恐难置身事外。斐潜火器之利,兵锋之锐,巩县半日而崩!与之相抗,岂非以卵击石?此乃智伯瑶,决汾水以灌晋阳之毒计尔!欲淹死赵襄子,却恐我等唇齿叛离,便是要先淹死我等附庸!
陈氏长老面色沉静,目光深邃,钟公所言极是。曹公此举……表面是聚兵抗斐,保其权柄……其实是乃行挟天子以令不臣之故技,借大义名分,强驱天下入其死局!
陈氏长老停顿了片刻,咬牙说道:这是曹贼意图坏山东之基业!若胜,则借机铲除异己,尽收山东之权;若败,则拉整个汉廷及依附士族为其殉葬,使斐贼即便入主,亦接手一个元气大伤,怨气冲天的烂摊子!用心险恶,莫此为甚!
钟氏长者闻言,不由得急切而道:然则吾等当如何?坐以待毙?
陈氏长老手指轻叩案几,对策么,倒也有……其一,阳奉阴违。诏书若下,口称遵旨,然征发粮秣、调集私兵,必「斟酌缓急」,「量力而行」。如今斐曹之争,已近尾声,吾等当待价而沽之,保存实力为上。其二,斐贼之前有言,有上中下三档……我等可派遣可靠之人,密携山东士族名册,前往往投……言明吾等苦曹久矣,愿为内应,只求保全家族田产,子弟前程……虽说未必得其上,亦可保其中……
钟氏点头,可片刻之后又是说道:可若是……曹氏守住……不,老朽是说,这天子若真至汜水……这仗……
啊哈!陈氏长老笑了半声,斐氏素重实务……这天子虚名……啊哈哈,到时候……还是要看我等啊!
钟氏长者沉默片刻,便是点头称是。
其他几位老者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眼中闪烁的皆是家族存续的冷酷算计。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刘协的皇权还是曹操的霸业,在斐潜碾压性的力量和新秩序面前,都已如风中残烛,不值得为之殉葬。他们必须,也只能是为家族所考虑,至于忠孝大义,天子社稷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