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历史小说 > 诡三国 >
        这已被西域的战例所证实。

        但在华夏,城墙的建造传统一开始就与西方石堡不同,走的是夯土城墙路线。

        注意,路线,这很重要。

        横扫一大片的霰弹,是近期才开发出来的,而且霰弹会造成更多的炮膛内壁杂质残留,同时也会造成炮膛内外受热受力不均衡……

        也有工匠提出可以类似于手榴弹一样,预先在炮弹内填塞火药,雕刻纹路,但是一方面是太耗功夫了,另外一方面是无法掌握合适的度。

        甚至有不小心造成了炸膛伤人的惨烈结果……

        历史上,直接利用火炮的实心弹造成城墙大规模结构性坍塌,瞬间打开突破口的战例,在早期黑火药时代其实很少。实心弹对土木工事的直接物理摧毁力,需要时间积累和密集轰击。

        但无疑的是,火炮在野战中的价值极其显著——

        它可以对敌方精心布置,严阵以待的密集阵型,造成毁灭性的,无法防御的破坏。

        这一点,在河东之战中就被证明了,当曹军精锐试图列阵迎击骠骑骑兵时,就被突如其来的炮火覆盖打得七零八落,为骑兵冲锋创造了绝佳条件。

        而在土垒攻防这种特殊的静态作战中,火炮这种远超弓箭射程的武器,能在对方弓弩的有效还击距离之外,相对安全地进行远程打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