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盾手因为身穿重甲,携带圆盾,所以跑得比较慢,而骑兵显然就是最快的,所以要让多兵种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战斗力,就不是简单的一个冲啊的号令就行的……
前线临场协调的责任,就压在了张辽身上。
张辽不免也有了一点紧张,这是他从未有过的感觉,似乎是又一次的回到了他年轻的时候,茫然且兴奋的第一次站在战场上。
他敏感的领悟到,这是一种全新的战争模式,在局部战术范围,或者可以称之为在望远镜范围内的战斗模式的巨大改变!
华夏的战争史确实是一部不断适应时代需求、持续改革与进步的壮丽史诗。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军,到了秦汉之时的将领制度,再往后到了府兵制,其实华夏在战争历史上,也是一直都在进步改革。
每一次重大的军事制度变革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技术水平以及统治者面临的挑战。
华夏春秋三军更多是礼制规范下的军队编制象征,其规模和组织形式与贵族分封制紧密相连。兵源主要是国人。西方直至中世纪依旧在玩着类似的这一套模式,并引以自豪。
在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导致军队规模剧增,兵源从国人扩展到野人,甚至出现早期的募兵。这就导致了贵族军权统治的崩落,越来越的平民军事军官进入了指挥阶层,只会扔白手套表演的贵族被撩阴脚撂翻在地。
从此华夏开始发展多兵种协调作战,骑兵开始崭露头角,车、步、骑协同作战日益复杂。
弩等先进武器的普及提高了战斗力,《孙子兵法》等兵书出现,标志着军事思想的高度成熟,强调谋略、情报、后勤、治军等系统性战争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