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这年头,除了在骠骑这里,偶尔还能见到公审之外,其他地方都见不到了……
公审,其实华夏古代很早的时候就有了。
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县令县长公开审理案件,允许百姓旁观聆听,也就是一种公审。将审判过程置于公众和社会的监督之下,也就极大地增加了暗箱操作的难度。
于是乎,为了便于某些操作,公审自然就是越来越少。
为了让公审消失得更加合理,也就自然提出了所谓的免死、人权等,看着像是人人平等的权利,但是实际上如何施行,依旧是有待商榷。毕竟一般人用不上这种权利,能用上的……也难以说就等同于一般人。
枣祗在校场公审的目的,也是为了震慑,同时增强一般人的信心。
最为关键一点,是枣祗身正。
身正,就不需要忠诚度测试。
不需要在酒席上逼迫着下属喝酒,即便是有可能让下属喝到酒精中毒,急性心梗……
不需要故意交待一些自己的私事小事,看与下属手头的正式工作冲突时,让下属选择如何排序……
不需要在某些事情上隐瞒或是回避,因为害怕掀开盖子会让其他人发现自己屁股上还有一大坨的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