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向来是瞬息万变的代名词。退潮时的海面能在六小时内降低十五米以上,这极大影响了近海宝可梦的生存方式。大型鱼类必须在退潮前尽快离开浅海,但也有生物将自己埋入沙滩中,从而免受海浪影响。

        大舌贝和刺甲贝正精通此行。它们善于在沙子上挖洞藏匿,借此躲避磨牙彩皮鱼的袭击——但离开海水也并不总是安全的。

        潮水褪去后,巨钳蟹来到了沙滩。它们不厌其烦地过滤砂砾,吞食其中的浮游海藻。一旦被它察觉到猎物的气味,巨大的钳子能够轻松挖出数米深洞穴,令所有贝壳无所遁形。即使以刺甲贝的铁壁防御都无法抵抗巨钳蟹的攻击,只有喷射水柱向海中逃窜才有可能生还。

        除此之外,居住在岸边的圈圈熊也会来挖掘贝壳。它们的嗅觉极其灵敏,即使大舌贝深藏于地下也难以逃过一劫。

        与之相比,珍珠贝则选择了同海浪一起行动。它们通过张合贝壳乘浪疾行,让自己始终停留在浅滩。即使短暂脱离水面也无大碍,潮湿的砂砾足以令它们的感官发挥作用,准确捕捉到被海浪冲上岸的弱丁鱼和刺梭鱼,用贝壳将猎物狠狠夹住后啃食。

        对于小鱼而言,退潮时靠近海岸线是很危险的,随时都可能被天敌鸟宝可梦盯上。因此,它们往往会选择前往开阔的浅水区寻找浮游植物——切记不可太过接近深水区,凶猛的巨牙鲨随时可能夺走它们的性命。

        最强的潮汐往往源于日月的共同作用。新月与满月后的大潮被称作朔望潮——在这两天,海滩会彻底裸露出来,吸引大量陆生宝可梦前来大快朵颐,捕食贝壳和蟹。

        当然,它们必须及时离开。

        涨潮的大海比任何时候都要暴躁,若碰巧遇到风雨天,可怕的海浪会吞噬岸边花草树木,连十几米长的海藻都会被轻易撕碎。

        玛瑙水母和毒刺水母开始活动。它们平日里居住在海底岩石间或洞穴里,每当水流到来便前往开阔水域觅食。长长的有毒触手能够轻易捕获小体型鱼宝可梦,令它们浑身剧痛无法反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