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的企业呢?他们告诉我,HIT是霓虹的骄傲,是成熟的技术路线。

        他们告诉我,钙钛矿迭层电池才是下一代的主流。

        他们将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了旧有的赛道,完全无视未来的可能性。

        那可是林教授,是把基地建在了月球上的人,我们的企业凭什么忽视他的理论?虽说没有公布具体的模型,但从理论层面已经证明了可行。

        现在呢?我们所有的研发投入,都成了可笑的沉没成本!

        他们还在讨论如何把实验室的异质结效率从35%提高到36%,而别人已经实现了40%!”

        霓虹企业不是一般的守旧,不是一般的冥顽不灵。

        这也属于典中典了。

        保罗·约翰·弗洛里是高分子化学的大师级人物,他本人获得过197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弗洛里在晚年的许多成就其实是大坑,特别是涉及晶体振荡领域,他的一些结论是错误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