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地球上超低温科学的研究,尤其像这种零下173度,还是常态的,大面积的,是非常稀少,几乎接近没有。

        背后的关键是成本,在地球建这样的实验室,让它保持这样的环境,需要的成本非常高昂。

        现在地球上只有阿美莉卡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我们国家科学院的超低温物理实验室这些有这样的环境。

        企业是没有的,另外一方面,我知道大家会好奇,为什么其他国家不先在地球的超低温环境下做测试,跟随华国的超低温超导芯片技术路线。

        相当于两条腿走路,一边是专注于在月球建造月球基地,一边在地球做先行研究,这样一来,一建好月球基地,马上就能把超导芯片运到月球开展测试。

        我想告诉大家,做不到,我和高通的专家沟通过这个问题,现在地球的超低温实验室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震动,制冷机带来的震动,这导致在地球你可以研究超导材料本身的性质,但你没办法把超导材料打造的晶体管放进去实验。”

        林燃补充道:“没错,所以我们的芯片也得运到月球来做实验,在地球只能做材料本身性质的测试,芯片类型的实验是没办法做的,太多不必要的影响因子导致它很难观测到有价值的现象和指标。”

        雷君点头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也没有把握真的能在短时间内建好月球基地。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像月球阴影区这样常态化超低温又没有震动的环境,是独一份。

        它在半导体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