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号货运船着陆点距离基地3.5公里,坐标89.8°S,1.2°E,核反应堆模块状态正常。”
声音传来,地球端的回应延迟了2.5秒,这是三十多万公里通信的必然代价,数据同时通过通信链路传输到探测车的车载电脑上。
其实地面控制中心的工程师团队要比月球上的宇航员们更加兴奋。
因为一旦成功,这是人类首次将小型核裂变发电站部署到月球表面。
这个100千瓦级的反应堆将为基地提供连续电力,摆脱太阳能的局限,尤其在短暂的月食期或基地扩展到阴影区后。
月球上的宇航员还要担心能不能顺利完成任务,地球上已经开始进入赢麻畅想了。
大家都不认为有教授的亲自出马会失败。
“小米号,反应堆设计基于钼合金外壳,内部使用高富集铀-235燃料棒,配备自动冷却系统和辐射屏蔽层。
它现在处于休眠模式,热衰变率低于0.1%。
注意在去的过程中随时关注轮胎结构,防止它收缩过度,在回收的过程中小心月尘,避免让它干扰电子设备。”地球上传来进一步的叮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