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半大的少年,一路上很不安分,没有得偿青楼之愿,便把心思都放在灵酒上,所以刘小楼干脆直接带着他们去了乌巢坊,遍饮坊间十二家酒楼的十七种灵酒,结结实实把两个孩子灌得五迷三道了好几天。
第四百一十章一对跟屁虫
虽然处于醉游状态,但两个孩子的酒量是扎扎实实提高了一大截,联合起来,几乎有了和刘小楼斗酒的实力,至少老葫蠹是被他们合起来灌倒了好几回。
到了乾竹岭,把两个孩子扔给周瞳和黄羊女,刘小楼就开始为修行再次奔波起来。
筑基后期的修炼,没有任何关卡花哨,就是要把形成胶状的真元继续捶炼压缩,是一个又需要暴力又考验耐心的活。不管用什么方法手段,总之把灵力转化为真元,往里搞进去就行。
为此,有些修士不惜暴力解决问题,比如身家豪富者可能跑到地底深处相对密闭的空间里,用阵法封印,用灵石堆积,制造强行压制的环境,身家次之者也可购买阵法,入阵而受攻,更多的修士选择依靠亲朋好友之力,帮助自己压缩气海真元。
这个过程需要海量灵力支撑,没有别的花巧可言,枯燥而乏味,所以又极其考验耐心,曾有修士气海罩子过大,所需凝成的真元灵胶太多,以至苦修三十年而不得圆满,让所有同期道友深以为警,“同病相怜”。
每个人的气海罩子都不相同,是大是小因人而异,所以刘小楼也说不清自己的罩子究竟有多大,这个东西没得比,只能自己苦修。他不是豪阔之士,至今不舍得乱用一块灵石,所以景昭跟他提过的灵石堆砌法他没敢借鉴——景昭自己就是用的这个方法,据说三个月时间花掉了五千灵石,缩减了不少筑基圆满的时日。
刘小楼一听到“五千”、“缩减”这样的字眼,兴趣就不怎么大了,他心里有一本账,哪怕缩减两年、三年,五千灵石也不值当,两者相比,他宁愿选灵石,除非五年,相当于一年一千,这个数他才会慎重考虑。
所以他的选择是阵法,作为一个阵法师,这是理所应当的,炼制这个阵法的所有成本他都算清楚了——不到三百灵石,甚至其中的一半灵材,都可以从库存中提用,真正需要付出的灵石,不到二百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