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连忙点头,像小鸡啄米一样:“明白明白,雷书记,我肯定不说,您放心。”说完,他抱着文件,几乎是逃一样地离开了办公室——他怕再待下去,会卷进更深的麻烦里。

        十分钟后,小陈拿着U盘走进办公室,手里还拿着一张打印纸:“雷哥,查到了,李振国的资料不多,只有一些基础信息。”

        雷杰接过打印纸,上面写着:

        李振国,男,1988年出生,2012年毕业于省新闻学院,2013年入职《凌源晚报》,任社会新闻部记者,2019年7月15日深夜,驾车从风岭镇返回县城途中,在盘山公路K12+300米处坠入山崖,车辆起火,当场死亡。县交警大队事故鉴定结论:雨天路滑,车速过快,操作不当,单方责任事故,家属无异议,案件已结案。

        “就这些?”雷杰皱起眉头,“他生前报道过什么新闻?有没有和天霸实业相关的?”

        “我查了《凌源晚报》的旧数据库,”小陈把U盘插进雷杰的电脑,“找到几篇他写的报道,2018年到2019年,他报道过天霸小贷公司暴力催收的新闻,还有兴盛矿污染河道的调查,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但后来都不了了之了。”

        电脑屏幕上弹出李振国的报道截图,其中一篇标题是《天霸小贷“软暴力”催收:喷漆、堵门、威胁,村民敢怒不敢言》,配图是村民家墙上被喷的“欠债还钱”字样,还有被砸坏的门窗;另一篇是《兴盛矿污水直排,下游鱼塘绝收,村民盼说法》,里面提到“刘富贵称‘排放符合标准’,环保部门未回应”。

        雷杰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李振国的照片——照片上的年轻人穿着格子衬衫,戴着黑框眼镜,笑容干净,眼神里带着记者特有的锐利。他很难想象,这个充满正义感的记者,会在报道完天霸系的负面新闻后,“意外”死亡。

        “五年前的7月15日,天气怎么样?”雷杰问。

        “我查了县气象局的历史数据,”小陈说,“那天晚上下了中雨,盘山公路那段没有路灯,路面很滑。”

        雷杰拿起那张拼贴的纸条,又看了看电脑上的资料,心里升起一个疑问:如果只是普通的交通事故,为什么会有人匿名举报?还特意提到赵天霸的行车记录仪和当时的交警副队长王兵?这里面,肯定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