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看着纸上的方案,心里渐渐有了头绪。她知道,这个方案不是完美的,每一步都充满了风险,但这是目前唯一能平衡“速度”和“安全”的办法。她不能一下子把网收得太紧,那样会让对手狗急跳墙;也不能太慢,那样会错失良机,让老百姓失望。

        她想起雷杰在风岭镇的调研笔记里写的一句话:“基层的问题,就像地里的杂草,不能只拔叶子,要挖根。”现在,她要挖的,就是马文斌和赵天霸这两根最深的根。

        林雪拿起手机,想给雷杰发一条加密短信,告诉他证据已收到,让他注意安全。但手指刚碰到屏幕,又停住了——雷杰的手机会不会被监控?马文斌在公安系统里有技术手段,很可能能监听他的通话和短信。她不能冒这个险。

        她放下手机,走到窗边,又拉开一条百叶窗的缝。夜色更浓了,天霸大厦的灯光依旧亮着,像是在挑衅。她想起自己到任凌源的第一天,市委领导跟她说:“凌源是个好地方,但也复杂,你要守住底线,为老百姓办实事。”当时她还不明白“复杂”两个字的分量,现在终于懂了——这里的“复杂”,是权力的交织,是利益的纠缠,是黑与白的模糊。

        但她从来不是会退缩的人。在基层工作了二十年,从乡镇秘书做到县委书记,她见过太多的黑暗和不公,但也见过老百姓最纯粹的期待——他们不需要多么宏大的承诺,只需要公平,只需要安全,只需要靠自己的双手能挣到钱,能让孩子上学,能让老人看病。这些最简单的需求,却成了马文斌和赵天霸们践踏的对象。

        她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拿起内部电话,拨给了秘书小周的私人号码——小周是她从原来的单位带过来的,跟着她五年了,为人正直,嘴巴严,是她最信任的人。电话响了三声,小周接了,声音带着刚睡醒的迷糊:“林书记?这么晚了,有事吗?”

        “小周,你清醒一下,”林雪的声音很严肃,“明天一早,你以‘调研乡村振兴’的名义,安排我去青山乡,记住,行程不要提前通知任何人,包括县委办和青山乡的干部,我们直接过去。车辆用备用车,就是上次去信访局用的那辆黑色帕萨特,司机找老王,他可靠。”

        青山乡是凌源县最偏远的乡镇,离县城有两个小时的车程,那里没有矿山,没有天霸的产业,相对安全,适合她在那里静下心来,和雷杰秘密联系,同时避开马文斌的眼线。

        “好,我明白了,林书记。”小周的声音立刻清醒了,“我现在就记下来,明天早上七点,我在县委门口等您。”

        “还有,”林雪补充道,“你帮我准备一份全县公安系统近三年受表彰人员的详细名单和档案,包括他们的工作经历、家庭情况、主要业绩,越详细越好,明天一并带给我。”

        她需要从这些受表彰的民警里,寻找可信的人——能被表彰的,大多是有正义感、有能力的人,他们可能对马文斌的做法早就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她要找到这些人,把他们团结起来,组成对抗马文斌的“内部力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