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四年九月,时任左都御史高攀龙以贪污劾之,吏部尚书赵南星拟贬谪。”

        “呈秀大窘,夜走魏逆所,叩头乞为养子。”

        “天启五年正月,魏逆中旨即言呈秀被诬,复其官。”

        ……

        一笔一划,从任职履历,到投靠派系,再到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全都写得一清二楚,详尽备至。

        “非常不错。”朱由检转头,赞许地拍了拍新任司礼监掌印高时明的肩膀。

        高时明连忙躬身:“都是陛下高瞻远瞩,奴婢只是依旨办事。”

        他又连声称赞:“先万历爷时,张太岳就有进职官书屏十五合”

        “然其中仅有籍贯、出身,却无陛下这等精细,连任职履历,重大事件也记载其中。”

        “如此一来,就如同掌上观文,满朝文武、贤与不贤,利益纠葛,尽在方寸之间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