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时明继续道,

        “奴婢已安排了可靠之人,等李阁老下值回到家中,便会上前递话。”

        “请他将如今贪腐现状、治理想法,写成册子,直接上奏本,密送入宫。”

        朱由检点了点头。

        治贪,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

        从万历到天启,甚至是历史上的崇祯时期,哪一朝不喊着要治贪?

        他之所以如此隐晦地传信,不过是一场浅浅试探。

        如果李国普想走传统清流的路线,那肯定会驳斥这种皇帝密信旨意。

        如果他的道德洁癖没那么高,接下旨意,那就意味着近臣、孤臣他也能够接受——只要能青史留名。

        清流有清流的用法,近臣有近臣的用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