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背后的结构逻辑和技术路径,全得有人站住,张楠就是那个关键节点。
技校和材料的事情落地,张楠也是彻底忙了起来。
不是今天在第一工业技校讲解“台阶轴怎么压装、止退孔怎么钻”,
就是明天出现在机电技校的车间里,解释“锥形内孔为什么必须预铰才能修锥”,
除此之外,还要轮着跑其余的四家技校,现场给学生们讲结构问题。
不是回答“标0.1的过盈配合,是不是非得留?”
就是回答“这止口为啥要留斜面,垂直不好吗?”
再一转身,工艺那边又出了新需求,点火模块的绝缘柱要换新嵌件了,必须加一道倒角工序,不然预装精度配不上。
张楠整个人像拧在一根钢绳上,完全不敢松劲。
可即使如此,摩擦还是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