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露阳没急,依然语速不变,但眼神更沉了:

        “我理解各位的顾虑。”

        “吕校长提的这个问题,是实话,也是重点。”

        “我也从来没想过让技校的学生‘单兵作战’。”

        “今天谈的,不是把试制任务扔给技校,更不是谁替谁干活,而是协作。”

        “图纸是我们修理厂的图纸,工艺标准是由我和北大力学系张老师团队定下来的,试产的指标线也都明确划在这份材料里。只要愿意配合,我们每个环节都有人跟、有人查、有人签。”

        “学生不是自己干,修理厂不是撒手不管。”

        说到这儿,陈露阳话锋一转,轻轻顿了一顿,才继续说道: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手不够、设备不全、时间紧迫。我们希望借助各技校成熟的教学平台,共同搭起一个‘有指导、有标准、有过程记录’的试产流程。”

        “学生在校完成的,不是简单的课后练习,而是正式列入市级工程实践项目的成果零件。每一个零件,都有图纸、编号、记录和质量追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