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样的操作,开发公司能够立即得到土地,然后开始对外招商,国家不用垫付巨额资金开发土地,“生地”也就有了进入了房地产市场的渠道。这对早期的浦东开发尽快启动,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沪东已经把商业、旅游、娱乐、金融、服务业、商品房等内资六类项目用地纳入土地有偿使用的轨道,这标志着土地使用权出让,已经从外资企业才能搞的“侨汇房”,逐渐扩展到内资企业。

        于此同时,沪上开始推行公积金、提租发补贴、配房买债券等措施,并允许成套独用的住房可以卖给职工,让住房逐步进入市场,同时鼓励商品房开发建设,并推出买房新法——商品房抵押贷款业务,即“按揭”。

        沪上连续三年推出并修改了每一年版本的《公有住宅售后管理暂行办法》,把原有的房管所转制为物业管理企业。

        为了满足房地产市场对集中、固定交易场所的需求,开始筹建房地产交易中心,并配备了最先进的计算机交易系统,利用系统专线,COSTS系统和智能终端,与沪上各大房地产市场和信息咨询公司联网运作。

        紧跟着出台了房地产登记、交易、经纪、抵押、租赁等有关法规。这些规章制度制定后,立即开始了“要素试点”。

        推行“要素试点”的原因是因为去年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浦东几大开发区招商速度一时跟不上,导致有海外媒体开始大肆编造“陆家嘴写字楼租售率只有20%”“大楼里灯亮不起来”的谣言。

        为此,去年年底,有高人提出将本来设置在浦西的市房地产交易市场东迁浦东,通过要素市场东移,促进陆家嘴中央商务区的形成。

        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搞活房地产二三级市场。

        现在交易中心基本已经建成,估计很快就会从浦西搬迁过来,建成后的交易中心将设立了房地产交易、登记、咨询、查阅等业务窗口,以及房地产中介、测绘、估价、公证、财税、金融、律师等机构,实行“一条龙服务”。并且设有34个交易席位。

        接下来的要素市场,除了房地产,接下来还有证券,期货,钻石,石油,金融期货等十三家,这些才是陆家嘴CBD的底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