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如果是明朝以后的书籍,用来表示重量的时候,我就读dan,而在明代以前的书籍中,用来表示重量的时候,我就读shi?”
“哈哈哈哈……”周至笑得不行了:“也不是这个意思了,如果让我个人来提倡的话,那就该把‘石’取消多音字的读法,就读成shi就好,因为这才是正字正音,绝对不会有错。”
“如果在明代以后的书籍,那也得是记录俗字用法的时候,比如在和古人记录生活的笔记里,乃至民国的书记报纸当中,用作重量单位的用法时,则读两个音都没问题。”
“的确,好像这样才比较严谨。”沙马日聪是老师,对于周至的严谨表示佩服:“这个好像还可以给学校的语文老师说一说,让他跟同学们讲讲。”
第三千零一十三章很有意义
“现在你们知道我博士论文是干什么的了吧?”周至说道:“就和推定‘石’这个字的古代读音相类似的方法,利用古代书籍记载和现代方言古语遗存,结合起来推拟出每个字在古时候的发音,纠正现在研究古代声韵的一些跑偏了的现象。”
“什么跑偏了的现象?”
“嗯……就好比老杨刚刚说的,‘石’在古代声韵书籍上标志为‘常只切’,常在现代读g,如果不了解‘常’这个字在古代读作粤音的soeng的话,那囫囵吞枣,就会认为古籍上的记载的‘常只切’应该读成chi,这就是在前提条件发生错误的情况下,依据正确逻辑得到错误答案的经典案例。”
“最让人感到好笑的,是这种现象在现代学者研究推拟古代声韵的学科中,变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也是声韵学从清代学者‘闭门造车’的研究方法中继承过来的错误方式。”
“但是清代学者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只能这么做,毕竟不是每个学者都有条件像徐霞客那样满世界旅游,进行全国范围的田野调查的。”
“但是如果现代人有了这个条件还继续沿着古人的路子走,不知改进,那就是我们的不对了。”
“肘子你真棒!”何诗情对周至竖起大拇指:“你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